欢迎访问中運集團官方网站 全球考察企划领跑者
我司安排国内精英企业家一行参观
松下PHP研究所
PHP研究所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于1894年出生于以米谷生意起家的地主家中。他的父亲因生意遭遇不顺而导致家道中落。父亲希望松下幸之助能学习到做生意的基础,因此在他九岁时将他送到大阪的一家火盆店去当学徒。在松下幸之助十五岁时,他预想到电气时代将会来临,于是决心转职至大阪电灯株式会社(现关西电力),成为一名配线工。其后于1918年(大正7年)自立门户创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开始制造和销售他自己发明的电气器具。创业之初,松下幸之助仅靠妻子梅野与妻舅的帮助起步。其后,渐渐地增雇员工并扩大了工厂的规模。他不仅成功改良了当时的电气器具,更在面对劳动市场不稳定的时势下,成功获得了一群值得信任的员工。
在制造电气器具之初的艰难过程中,松下幸之助上了宝贵的一课,学习到各种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稳定发展、持续付出、员工归属感与适切培训等的重要性,产品革新的必要性,以及获取供应商和顾客信用的价值。
松下电器从最初一家小小的制作所,发展成为一家旗下拥有600多家遍布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拥有将近30万名员工规模的企业。它于战后初期的电气器具制造业中奠定了其稳固的地位,而且旗下品牌“National”、“Panasonic”及“Technics”的产品更广为人知。(为整合企业与品牌形象,集团于2008年10月统合改组成为“Panasonic”。)
然而,这样的一个大跃进的过程并不顺利,更可谓是困难重重。在二战结束初期,松下电器被迫暂时关闭。然而,作为一个生产商的使命感驱使松下幸之助重新展开事业。他年轻时的经验与他对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不仅可适用于其他任何企业、家庭甚至政府,并启发了他确立建设一个和平与幸福的社会的愿景。
身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以及热心奉献的实业家,他领悟到松下电器在社会中肩负的真正使命是制造出让消费者“像自来水一样随手可得”的商品。而这一个理念是建基于实现物质和精神两层面的繁荣之上的。尽管追求繁荣、和平与幸福是每个人的愿望,松下幸之助却认为需要一个具组织性的活动以达到这个目标。这样的想法促使他于1946年(昭和21年)11月创设了PHP研究所。
松下幸之助担任松下电器(现Panasonic集团)董事长至1961年,其后担任会长至1973年。而直到他逝世于1989年4月时才卸下松下电器执行顾问及PHP研究所所长的工作。PHP研究所背负着松下幸之助的理念与愿景,于从事的所有活动将不忘此愿景──“通过繁荣实现和平与幸福”。
本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